众所周知,独眼龙伊达政宗有一位文武兼优、才貌双全、对小朋友特别是小女孩包括但不限于敌人家的小女孩关爱有加的心腹之臣,名为片仓小十郎景纲。
可是话说回来,伊达家臣茫茫多,凭什么是小十郎呢?小十郎=伊达政宗第一家臣的认知究竟从何而来?这些褒扬之词如此之生动、人设如此之具体,又是出于谁的笔下呢?
——当然是伊达第一小十郎吹成实大人啦!!!
本文将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整理文献记载、书信、学术论文(出版物)中有关伊达双壁之间的互动。无论是史实还是逸话,两人间的全军公认的高亲爱度一览无余。且看心机boy小十郎是如何把高岭之蚣从“私交甚密的上级”变为“孩子他爹”、又是如何实现“抗旨开房”和“奉旨同居”的。
第一章 萌芽期
——政宗继承家督前后~人取桥合战
(伊达成实17岁、片仓景纲28岁)
首先,成实和小十郎是幼驯染吗?
——不一定。
简单地澄清两个“常常被认为是史实”的捏造设定。
①政宗成实小十郎学友说
大河剧设定。梵天丸被送去虎哉和尚的学堂,时宗丸从大森城被送来做他的伴读,小十郎是实力深不可测的保洁小妹。后来因为时宗丸成绩太好了(?)导致他要代替梵天丸继承伊达家的谣言四起(??)最后不得不被实元爸爸领回大森。在同人创作中,学友说基本上是200%会被采用的,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幼驯染属性很萌。
但其实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成实曾以伴读或人质身份,在政宗的身边度过童年。伊达辉宗非常重视位于边领的大森伊达家,甚至在成实元服时,主动要求成为成实的乌帽子亲(『常盤定牽文書』)。同书记载,成实元服于大森城,也就是说辉宗为了给成实加冠,亲自从山形县跑去福岛县。连元个服都不舍得让成实跑,还得主公亲自往家臣家里送快递,就这样的辉宗还能让成实离家几年来做伴读?政略上讲,大森伊达家不好得罪,人情上讲,成实毕竟是宝贝妹妹的独生子,于情于理,很难想象辉宗会向大森伊达家要求人质。
②政宗元服式上的伊达双璧
这就完全是山冈庄八巨巨的大作《黄飞鸿政宗》里的桥段了。政宗元服时,小十郎为他加冠,成实在旁边举着大宝剑,暗示今后两人会从文武两方面辅佐他(maybe)。这就根本不可能的事,彼时的小十郎只是个保洁小妹,不会让他承担这么重要的使命的。
言归正传。伊达双璧的首次互动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
1.1 吊桥效应中的关柴合战
最早可考的是天正十二年(1584年)5月10日,伊达军入侵会津,史称关柴合战,被认为是伊达VS芦名的第一战。在重中之重的首战中,17岁生日没过所以是16岁的伊达政宗派出了伊达成实、片仓景纲、原田左马助的先发阵容。其中由15岁的成实担任先锋,率两千余骑直冲敌军本阵,小十郎和左马助则是在较为后方待命。
此时,由于敌军的策略,以及伊达方的判断失误,导致小十郎和左马助败走。等于说增援线被直接斩断了,早已冲出去的成实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危机。此时成实的判断是硬杀回去,营救小十郎和左马助,然后他也确实毫发无伤地做到了。
小十郎在战场上遭遇生死危机只有三次。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人取桥,第三次是喵上原。三次中有三次都是被成实救了,赌上性命护在身后。三次中有三次都是明明成实的境遇比他更加险要,最后却都奇迹般地闪亮归来。
请大家代入一下小十郎的视角,每次命悬一线,都被同一个人救,还都是那种特别戏剧性的营救,玛丽苏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吊桥效应时遇到的还是一个超可爱年下小蚣主,就算是性取向是PPT性恋的冷酷无情小十郎萝莉控,也很难不芳心暗许吧?(遐想)
1.2 拴住男人的心首先要用孩子绑住他
同样是发生在天正十二年年底的另外一则重大历史事件——著名的小十郎打胎。
片仓家官方文献《片仓代代记》载,小十郎【常常】在与【友人】的聊天中,提及自己不打算让即将问世的儿子活下去。然后政宗写给小十郎的保胎信第一行就开门见山“我听说你要杀你儿子”,由于政宗的保胎信现存于世,所以这是个实打实的实锤。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件事看似佳话,细想其实蹊跷。小十郎的友人究竟是什么身份,能把这种八卦直接传入政宗的耳中?而作为打胎事件的后续,七年后的天正十九年,伊达成实作为片仓左门的乌帽子亲,在元服式上亲自为他加冠。
关于战国时代的乌帽子亲,公家是按照家格官位等次高低排下来,由合适的人选,元服仪式去走一个形式即可。但对武家而言,乌帽子亲不仅要担任元服时的主持人,在今后的人生里,也要负担起所谓的义父的责任,监护乌帽子子的成长,是加强武家之间羁绊关系的一种形式。
根据《片仓代代记》的记载——小十郎“亲自”去请成实来做左门的乌帽子亲,而成实“欣然应许”,并在元服式上,将传家宝名刀“肌小袖”赠予左门,希望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也确实不太明白宝刀“肌小袖”的命名品味。肌小袖意为贴身睡衣,好比有一把刀叫“南极人”,听起来十分拉胯。
小十郎为什么要请成实来做嫡长子的乌帽子亲呢?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片仓家家格太低,请政宗来担任乌帽子亲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且不谈政宗自己答不答应,就小十郎“这破孩子宁可堕了也不能让政宗大人有一丝不快”的不谨慎厨性格,压根不可能做出如此僭越的决定。
这解释固然有理有据。但是,难道小十郎请成实来做乌帽子亲,就不僭越了吗?成实身为伊达家臣首席,要业绩有业绩,要地位有地位。而且这一年成实年仅23岁,自己都还没有孩子,你让一个都还没做父亲的顶头上司来给你家孩子做干爹,从他老婆手中夺走了他的第一次(?),这就合适了吗?显然是不妥的啊。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政宗从中斡旋,安排成实去做左门的乌帽子亲、从而成为片仓家的有力后盾呢?其实还挺有可能的。毕竟政宗绞尽脑汁,也想要把成实和小十郎黏合在一起再也不分开的种种努力,我们也都看到了(详见后文)。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大概率并没有政宗的参与,理由有四。
①《片仓代代记》清清楚楚地写着“小十郎自己去请的”。作为一个江户时代成书的吹捧先祖史书,肯定是全力去沾藩主的光,没有互动也要创造互动,若其中真有政宗巨巨的意思,早就大张旗鼓黑体加粗下划线了,怎么可能被舍去呢?
②理论上元服是要赐字的。比如最典型的“织田信长→长宗我部信亲”。伊达成实(しげざね)→片仓重纲(しげつな)似乎只在读音上悄咪咪地赐了一下。推测可能是因为成实和片仓家并非主从关系,不可以直接赐字。如果是在政宗的旨意下进行元服,好像不必有这层顾虑。
顺便一提小十郎他爸名叫片仓景重,伯父叫景亲(意休斋),也就是说片仓家的字是景,给嫡长子取名“重纲”,其实是把祖传字给舍掉了。
③想给片仓家找靠山的话,鬼庭家不是更合适么?名门望族,和片仓家又是,呃,颇有渊源。干嘛非得弄一个处男(×)去给左门当爹。
④成实把爷爷那辈传下来的传家宝给了小小十,如果是奉旨做个任务,至于这么掏心掏肺的吗?虽然从结果论上讲,成实的确终其一生也没有自己的子嗣,但那时他正值如狼似虎(?)的23岁,又没绝育结扎,蚣事蚣办的话duck不必。
综上所述,我个人感觉这事就挺单纯的——小十郎和成实私底下关系好,也很清楚成实对左门酱是真的疼爱,甚至也存在“既然当年您出言救下这孩子,就请您负起责任来,照顾他一辈子”小十郎式道德绑架碰瓷的可能性。既然有条金闪闪的蜈蚣在鸟巢旁拱来拱去,立刻就一口叨住。
那么,从左门出生到元服的这七年里,伊达双璧之间究竟都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他们的关系可以跨越身份和年龄、变得如此亲密呢?
第二章 升温期
——就任大森城主、二本松城主时期
(伊达成实19岁、片仓景纲30岁)
这五年大概是伊达双璧糖雨纷飞的时期。于公于私,他们的相亲相爱都得以开花结果。
而且,这个阶段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小十郎的变化,如何从“遵从政宗大人的旨意和成实大人一起行动”变成“不惜违抗政宗大人的旨意也要和成实大人一起行动”。
2.1 不仅睡他睡过的床,还要请他父亲多多关照
首先,人取桥战后处置中,战功第一的成实被封赏为二本松城主。而他所管理的大森城,也就顺势被转封给了小十郎。从一介近侍升为堂堂城主,这对于小十郎而言是质的飞跃。
来看两封有关这一事件的书信。
①【天正14年9月13日 伊达政宗知行宛行状】
任以前より奉公の筋目に、大森の地信夫の荘、下置候、ここに指添、須川の南、近年成実抱え置き候ところ、永代不可有相違候。彼抱の内、むねやく・段銭・諸公事指置候、仍証文如件。
天正十四年戌丙九月十三日 政宗(花押)
片倉小十郎殿
② 【天正14年12月15日 伊达政宗书状】
その後無音、御心もとなく候。さてさて二(二本松)普請、(中略)両家よりの理には、これより片倉小十郎相出るべしのよし承り候間、若輩といい、遠慮多く候えども、理にまかせいだし申し候。(中略)
追啓。亘理より、近日祝言のよし、承り候。目出度く存じ候。
極月15日 政宗 御書判
栖安
第一封是政宗写给小十郎的知行状(≈就任状+地契),意译一下就是“封给你的领土,就是成实这几年管辖的那些地方”。这封知行状应该和八月十二日的那一封对比着看但是我懒得敲字了,在八月那封知行状中,从哪里到哪里的具体哪些村庄,政宗把要求小十郎接管的地名写得非常详细。但这一封实质上更为重要的知行状,却以“反正就成实的领地”一笔带过了。
可见,至少就政宗看来,小十郎对成实的领地范围非常了解,就算不了解,他们也可以私下解决,自己去搞交接工作,不用他多费笔墨。
第二封则是三个月后,政宗写给成实的父亲伊达实元的信。这封信除了礼仪性的问候,有两个比较有趣的信息点,我用黑体标出了。第一段意译——“您的大森城今后会交给片仓小十郎来接管,他年纪尚轻,如有不周至之处,还请您多多指教。”追记意译——“成实的婚礼,我会派人去祝贺。”
注意这可是天正十四年的信件,政宗不过才19岁,竟然说29岁的小十郎“年纪尚轻”,这种故意少年老成的装逼口吻蛮可爱的。“小十郎去你家以后请你多多指教”的后面紧接着就是一句“祝成实新婚快乐”,放眼望去我还以为小十郎要嫁进大森伊达家了(……)
另外,通过这封信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大森城和二本松城的交接工作间,成实迎娶了正室亘理御前。而在成实正式进入二本松城之前,担任二本松城代的也是小十郎。简单来说——成实从小住在A城,住了18年,现在准备搬入B城,在他搬进来之前,小十郎一直待在B城,帮忙收拾装修。成实搬进B城,小十郎就住进了A城。而在这个过程中,成实还顺便结了个婚。
鉴于这个A城和B城,也就是大森城和二本松城都位于最前线,也很难断言小十郎就一定有空闲去参加成实的婚礼。但是,要说他完全置身事外,好像也不太可能。毕竟政宗都让实元对小十郎“多多关照”了,证明这小半年的时间,大森伊达家和片仓家一定是频繁交集的。所以小十郎还是有非常高的概率参与了成实的婚礼,至少是帮忙选选家具什么的。
这一年成实18岁,新婚搬进了新居。仅在四个月后,他的父亲伊达实元病逝。可以想象,成实之所以非要在转封时结婚,多半是感到时日不多的父亲的愿望吧。好在悲欢离合的人生重要阶段,成实的身边有小十郎的陪伴——从今以后亦是如此,一直都有他,一直都是他。
2.2 担任起小祖宗们沟通的桥梁
在荣升为一城之主后,小十郎终于正式从政宗的近侍身份毕业了。
关于小十郎为何在晋升城主前就拥有一定的军事动员力,目前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不过小十郎也只是领兵,领的又不一定是片仓家养的兵。那左马助还是小十郎的后辈呢,人家不是也有军事动员力吗?所以可能纠结这个没太有意义。
总之,成为大森城主后,小十郎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伊达家的一员要将。入住大森城后,也不再像从前一样,追随在政宗的身边了。在对抗芦名的五年中,政宗有意图地把小十郎派往成实的身边,让他最为信任的左右手,在最前线一起行动、并肩作战、生儿育女。
天正十六年(1587)到天正十七年(1589)的两年间,政宗写给小十郎的书信繁多。这证明了他们主从二人并不在一处,必须通过书信来联络。
天正十六年对于小十郎来说,是异常繁忙的一年。从成实的著作和现存书信来判断,他频繁地往返于政宗所在的米泽城和自己的本领大森城之间,此外,还要前往安达与成实汇合,两人一起协商并着手大内定纲的交涉工作。
根据《片仓代代记》的记载,成实接管了二本松城后,担任起了伊达领国南方的军事总指挥官和外交官,以伊达家一门首席的身份,作为政宗的“名代”活跃在最前线。
此时,离成实最近的敌人,就是与二本松领接壤的安达原,也就是大内定纲的领地。成实想直接策反大内定纲,但大内与辉宗的惨死直接相关,从情感上来讲,政宗肯定不可能轻易原谅他。对此,成实的决定是——「片倉小十郎を以右の通申上候に」(『伊達日記』)。先跟小十郎商量,再让小十郎去启禀政宗。
(注:这里的出典《伊达日记》呢,基本等同于《成实记》啦。它的全名其实是《伊达成实日记》(不觉得过于直白因而很好笑吗),但由于抄本不同,内容有少许出处,本文引用的出典标明题目为《伊达日记》,所以沿用。原文的第一人称就是成实。)
这场双方都不断出尔反尔的谈判持续了一段时间。二十天后,政宗终于做出了“原谅”的决定「片倉小十郎も備前助右衛門罷出候を二本松へ罷越待申すべき由我等と申合され候」,让小十郎和成实一起,在成实的居城二本松城等候大内兄弟的到来。
然后,「同年三月廿三日玉の井の合戦過帰候処に。大内備前。片平助右衛門罷出られ候を相待べき由申され候。片倉小十郎二本松に逗留申され候処に」
小十郎又住在了成实家。
「白石はかへり申され候。我等小十郎ばかり働き候へども何事なく打上候。小十郎は八日に大森へかへり申され候」
电灯泡白石殿下(记住这个男人的名字)走了以后,就只剩下成实和小十郎,小十郎就这样从3月23号一直住到了4月8号。
嗯……虽然是蚣事蚣办,但是真的有必要在成实家住那么久吗?大森城和二本松城只相隔19公里,哪怕步行4个小时也到了,何况堂堂一个城主还没钱打的吗?木曾马时速是40km,来回一个小时就到家了。这足以说明成实和小十郎的关系非常好,随便在对方家里住个十天半月的,那都是家常便饭。
四月,小十郎刚回到大森城,连两天都没待到,成实所在的前线突然就打仗了。
「片倉小十郎大森に居申され候間左右を申候処に。則二本松へ罷越され信夫の侍早早罷越べき義申触られ候へども。俄故か一人も参られず候。小十郎と我等計本宮へ罷越候」
成实赶紧把小十郎喊来,两个人一起前往本宫战场(本宫是地名),结果援军一个都没来,只有成实和小十郎两个人。(这些援军都加鸡腿)这场小规模的边防战,史称第二次本宫合战。胜利后,「小十郎は廿一日迄本宮に居申され候へども。会津衆引こもり候由申来候間。廿二日米沢へ罷帰られ候」。
也就是说,从天正十六年3月23日起,一直到4月22日,整整一个月时间,除了中间回了趟家(约两天),小十郎一直都是和成实在一起的,同吃同住同睡。嗯,虽然一年中有十二分之一的时间都和成实大人在一起,但这确实是小十郎人生中非常忙碌的一年。
同年十二月,「片倉小十郎を岩城へ御礼指越され候。罷帰られ候砌我等大森へ罷越」听说小十郎去岩城出差回来了,成实立刻就跑去大森城见他,然后他们谈了一整天……蚣事。
成实向小十郎提出了策反片平助右卫门的建议,小十郎沉思了很久,表示自己无法立刻回答。然后带着成实的建议,火速前往政宗那里。
「一極月始小十郎より状を越申され候而。我等申候通申上候へば。御尤に思召され候間片平助右衛門召出され」
得到政宗的首肯后,小十郎立刻给成实回信,说谈妥了,立刻执行。同月十一日,政宗写给成实的指令中,附言“详情你去问小十郎吧”其实不用你操心了。
综上所述,由于成实的职责是守护边疆,他是无法离开二本松城的。话虽如此单是《伊达日记》的记载就往小十郎家跑了好几趟 为了将第一手战略意见及时分享给政宗,小十郎就担任起了政宗和成实之间的使者。
政宗判断出,成实和小十郎是最强的外交组合,因此有意图地将他们搭配在一起。理由我想引述一段遠藤ゆり子的学术论文「天正期における伊達氏の外交と片倉景綱」:
在战国大名的外交中,侧近和一门 · 重臣携手进行外交工作的例子并不罕见。其理由是,侧近深得当主的信赖,能够准确反馈出当主的意愿,然而,一旦当主发生更替,侧近的使命也就终结了。与之相对,一门重臣的地位安定且持续,他们的职责是相互补完的。
(——『片倉小十郎景綱関係文書』P29)
简单来说,小十郎的大森城并不位于伊达领边境,他可以相对自由地往来于大森和米泽之间。并且小十郎很了解政宗,可以如实传达政宗的想法和命令。但对于外交对象来说,必须要有一个在伊达家足够有发言权的人出来做主,才能够安心。万一伊达家今后发生政权交替,政宗不再是伊达家的当主,至少也要有个伊达家的重臣能护他平安。
所以成实的存在是必要的。成实和小十郎的组合所向披靡。
这段时期呢,客观上伊达双璧的互动非常频繁,动不动就串门,留宿,刷双人副本。他们于蚣于私,关系都十分密切。而且考虑到这是成实的日记,小十郎来我家住了,小十郎回家去了,这些时间点具体到日都巨细无遗。白石殿下来访的时间就特别无所谓,他什么时候走的完全不知道。政宗的圣旨只字不提,这一章放上小十郎的信就足够了(心)这温度差令人十分诧异了www
那么小十郎方面呢?就更过分了。事不宜迟,立刻进入经典桥段《小十郎点成实》。
第三章 蜜月期
——郡山合战~喵上原合战
(伊达成实21岁、片仓景纲32岁)
3.1 伊达成实你是我唯一想要的卡
惊天巨糖的「窪田番手持附矢文事」。
因为之前整理过了就直接放链接:
「伊达成实你是我唯一想要的卡」by小十郎
太尊了。我选择尊爆。
3.2 高玉合战——片仓家窝藏敌军萝莉的历史正式开启
高玉合战小十郎救幼女的逸话,依然是出自成实所著的《伊达日记》。
这则逸话同样在《治家记录》里被一笔带过,只是说“敌人向片仓求助,得到了许可”。而在成实笔下,不仅写了小十郎是如何救的,还详细描写了小十郎的帅气台词。
对比其他记史文献,可以明显感觉到成实就是那种个人喜怒非常鲜明的、带主观情绪、带偏爱色彩的作者。而且经常写着写着,突然在一个不重要的细节上展开,一通大写特写。
比如在撰写『政宗記』第一章第三小节「二本松気遣給事附猪苗代武略事」时,“说到小十郎我就不得不用整篇文章的三分之二来吹一吹他了”、“小十郎特别好他可聪明了”、“单就政宗能重用小十郎这么优秀的人这一点他就已经算个名将了”——吹孩子他爸吹到跑题 。
高玉合战这一段也是一样。先来搬运一下原文。
太郎左衛門三歳の女子を乳人もらい候て抱出候を、即ち御中間衆乱妨者の様にうばい切殺候。彼乳人切られ候が、閙敷候哉。少切候を乳人ころび、彼娘を下に敷臥、人数引上候て夜に入、乳人起上り候。薄手に候間、彼三歳女子を抱、十五里程参候。高倉近江また姪に候故、近江処へまいり、扶けくれ候へど申候。近江も機遣い申され、小十郎所へ其通申され候はば、一度切られ候者に候間、扶け申すべく候。御穿鑿候はば、御前の義我等にまかせ候へと申し付けられ、相扶候後は、蒲生源左衛門家中の女房に成候由承候。
(『伊達日記』群書類従版 中巻)
天正十七年(1589)五月五日,攻略了安子岛城的伊达政宗,带领小十郎和成实继续向着芦名氏的高玉城进发。
高玉城落城之际,如修罗地狱之景。城主高玉太郎左卫门在自尽前,想要连妻女一同了结,但被乳母制止,哭着说“请让我抱着三岁的小公主投靠敌军吧!既是女眷之辈,有可能会被宽恕的!”于是,这位乳母抱着三岁的女孩投靠了成实的军营。
但是,却遭受了习性卑劣的士兵的掠夺乃至强暴。直到被成实发现,厉声制止后,乳母告诉他女孩的身世,希望获得救助。虽然觉得可怜,但毕竟是敌寇之后,成实就去问小十郎该怎么办。
小十郎回答说:“不能去斩杀已经斩杀过一次的人,我们就出手相助吧。她还小,又是个女孩,如果政宗大人问起这件事,由我来向他解释。”
……好、好帅啊小十郎!但你好像又不把政宗的命令当回事了
伊达政宗,一个没有人听他说话的奥州王。
后来这个小女孩似乎是嫁入了鳗乡家,生了两个孩子,幸福美满。
你看,成实大人的记述逻辑真的是很个性,按理说这种日记体都是要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就算不捏造美谈,至少也要滤去丑闻。但成实大人完全不掩饰“我家士兵蛮荒残暴没纪律”,还要把光辉时刻留给小十郎。
其实小十郎救助幼女这事真的不写也罢,因为它除了增添小十郎的人格魅力以外,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毕竟这是《伊达成实日记》和《政宗记》,又不是《小十郎记》。连片仓家官方的《片仓代代记》都没提过这些事情,我们成实大人就是要夸小十郎,就是要告诉你们小十郎有这么帅,连台词都巨细无遗。
不知道《伊达成实日记》在当时有没有同步连载,而幸村有没有关注成实的博客,从而了解到小十郎是一个对送上门的萝莉来者不拒的人,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3.3 摺上原合战——唯愿死于那一天
高玉合战(1589年5月5日)后,成实与小十郎、白石若狭守,三人一道前往三春布阵。
也许细心的你已经注意到了,又是这个男人——白石若狭守。
有必要让他正式登场一下了。白石若狭守宗实(1553~1599),如果你对伊达家有些了解的话,这个人的名字,也还算是耳熟能详吧。没错,他就是自源平合战以来、统治了白石城近四百年时光的白石一族后裔。14岁的政宗继承家督时,一些老臣无法听信于年轻的独眼龙,白石若狭守让自己9岁的独生女穿上男装,侍奉政宗左右,以示忠诚。老臣们见状,这才纷纷表示服从。
但是——这位白石若狭守真的没有什么存在感。因为成实在自己的著作中,把这个人的戏份,全部加给了小十郎。白石殿下自然也就没什么功绩逸话流传后世了。
其实,成实并没有刻意无视白石若狭守的存在。第二章中的引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白石若狭守的名字很频繁地出现在《伊达日记》的记载中——只不过,真的只有名字而已……
这当然是因为成实把笔墨都留给了小十郎。
下面随便引用一段《成实记》原文进行对比。不需要看内容,感受一下篇幅就行了。
(白石若狭守的戏份用黑体、小十郎的戏份用下划线标明。)
一常隆義胤田村へ御出馬に付。若狭小十郎。我等。田村へまいり候へども。別而御働にかはる事も之無く候間。三人ともに三春在陣候而働御座候。表へは助候へども城へ小口がかり成共之無く候。小十郎と我等相談申候はば猪苗代弾正久しく御奉公申すべき由申上られ候へども。父子中わかり又二本松。塩の松。安積筋の御弓矢はか参り。猪苗代は大山へたたり候に付先相延られ候。阿子嶋高玉落居申候間。猪苗代の通路能成候。政宗公宇田より御帰候間右の三蔵軒を召連大森へ参御意に請。猪苗代へ指越申すべきと存候。爰許機遣之儀之無く候間同心申すべき候哉と申候。小十郎同心申され大森へ罷帰られ候。我等は其日は二本松へ罷帰候而翌日三蔵軒召連大森へ参。右の通申上候処に。内々是より仰せ付けらるべき由思し召され候砌。三蔵軒召連参られ候。是にて状をととのへ遣はすべき由御意にて小十郎我等状を認。右の御印判の相違有間敷候條。早々会津へ手切仕らるべき由申越。我等は廿八日に二本松へ罷帰候。三蔵軒は猪苗代へ参るべく。直に罷帰弾正事切申さるべき由申上候。
——是不是挺过分的?
之前本宫合战、以及窪田番手持附矢文事中,也差不多是这样一个比例。小十郎不仅有清晰的时间线,具体的人设,甚至还有酷炫的台词。白石若狭守在成实笔下,却是一个凭空消失在剧情中的路人甲。
说实在的,我确实没想明白,成实大人是怎么做到把一个大活人写着写着就写没了的。按理说,那也是你一起坚守前线的好战友吧?也曾三个人一起出差长达一个月吧?这人就没有一举一动一丝一毫走得进你心里?因为小十郎已经把你的心塞得满满的?
顺便一提,白石若狭守和成实小十郎一样,人取桥立下功劳,作为封赏,从白石城转封到宫森城。宫森城就是辉宗出事的地方。把这座有特殊意义的城赏赐给他,说明政宗还是很器重白石若狭守的。
重点是,宫森城又名四本松城,不仅离二本松城很近,更是距离片仓家当时居住的小浜城只有两公里。两公里什么概念,跑着十分钟就到了。住这么近竟然都没跟小十郎搞好关系……若狭守才比小十郎大4岁,四舍五入一下根本就一样大(……)试想一下,小十郎每天都路过他的房子,去找比自己小11岁的成实玩儿,我们白石殿下他不尴尬的吗?白石殿下不需要找人玩的吗?
太过分了你们。这样也难怪“军中一时谣言四起”了。
言归正传。来看上面的引用。
这一段呢是在做大战前的准备,政宗亲临了最前线,跟双璧交代了工作。然后「六月一日小十郎二本松罷通に我等所へ使を越」,6月1日小十郎来到二本松,和成实汇合。处理完策反事项后,「小十郎は二日。我等は三日に猪苗代へ参着申候」。
六月四日,成实决定在大战前先勘探一下摺上原地形。「地形不知案内に候間見申よし存候而摺上へ罷越候へば。跡より小十郎も参られ候」这里比较萌的地方是,就和大河剧所诠释的一样,成实和小十郎并非结伴勘探地形,而是“不约而同地”在摺上原遇到了对方。大河剧里成实以为是伏兵,结果发现是小十郎,两个人相视一笑,那滋味,太好磕了。
接下来就是经典桥段了。政宗此前寄来书信,问成实和景纲是否需要援军,双璧都觉得不需要政宗亲自出马,于是回信拒绝。
这里有个细节,虽然双璧都认为政宗没必要来,但回绝的理由不同。景纲的想法是“摺上原没有任何异常之处,不需政宗费心”,而成实的想法是“政宗还是留在本宫比较好,不然的话,万一本宫没人的时候,被佐竹偷袭了,战况就很难办”。
看出区别了吗?成实是“你还是留在原地别动比较好”,而景纲是“这儿没事,你可千万别来”,所以最不希望政宗来打扰的人的竟然是小十郎么www 而且这里是景纲先表明“别让他来了吧,您觉得呢”,成实才说“的确,那就这么回信吧”。
但我们瞎比比哪怕做电灯泡,都要做全战国最亮的星。政宗把负责传话的信使(名为布施清左卫门)截下,命令他更改成实和小十郎的来信,改成“两人苦等政宗的援军,望眼欲穿”经典桥段之成实大人哭着喊着跪地求饶。《政宗记》中还记载,政宗威胁信使“如果你不改,就砍了你的脑袋”。
对此,窝窝超级无敌大问号。
你既然已经决定了,还假惺惺地写什么信,浪费什么资源,大大方方直接出兵过去就好了!非要让成实大人在不明真相的观众朋友们面前尊严扫地一下!顺带坑一手小十郎。政宗殿不愧是人中之龙,戏比毛孔还多,没有难度也要制造难度。
得知了政宗殿要大驾光临这则噩耗,双璧面面相觑。之前着笔《真田不太平记》时,似乎把政宗抵达的时间搞错了,实际上是六月四日的深夜~六月五日的凌晨抵达。摺上原合战预定于五日打响,也就是说,政宗刚好踩点赶上了决战。在我家设定里,成实和景纲的生死炮发生在四号晚上,把BUG更正过来的话,他们很可能刚打完炮(甚至正打到最中),政宗就来了。
「小十郎より今夜御越必々候。御迎に出候由知らせしめ申され候に付我等も罷出候。」
景纲:“今晚应该就到了,那就收拾收拾去迎接吧……”
成实:“啊,那我也一起去接吧……”
打完生死炮后默默地穿衣服,成实大人来上一盒事后麦乐鸡
哥你来得太是时候了!真是成也政宗败也政宗!
六月五日清晨,《政宗记》更详细地记载是「卯の刻」(大约早上5点~7点 正好可以领一波手游登录奖励),伊达军召开军议,安排部署。猪苗代先阵,片仓景纲第二阵,伊达成实第三阵。
猪苗代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叛徒,打头阵必死无疑,战前已经把妻室和幼子托付给了成实和小十郎。行吧,全世界都知道片仓巨巨副业当个参谋,实际上是搞慈善的。
摺上原合战中,片仓队“因为地形不太好”被敌军打得险些招架不住,成实(和空气人白石若狭守)冲入阵中营救。成实英雄救美是日常操作了,这里还很温情地给小十郎找了一个“地形不好”的借口挽尊,那你昨天勘测了半天都勘了些啥?偷看奈留美酱看到劲爽吗?
这里摘抄一段《政宗记》的原文:
されば政宗猪苗代へ移し給ふ事一日おそかりせば、景綱と成実はたとへは袋の内へ物を入たるが如し、大勢に取込られ滅亡眼前の処に、人々思の外有無の疑を切て六月四日の夜半に猪苗代に乗入、明る五日の卯刻に大軍と取合勝利をえ給ひ、景綱も成実も不思議の命とり、毒蛇の口を遯れたる心地して、あまつさえ会津迄乗取給ふは、古今稀なるべしとて、舌をふるう事、政宗二十三の年也。
如果政宗晚来猪苗代哪怕一天的话,景纲和成实的境遇就非常危险,大军临境,覆灭也只是一刹那的事。但无人能料,政宗有如天降神兵,四日深夜赶到,五日卯刻率大军斩下胜利。景纲和成实都感觉捡回一命,有如从毒蛇之口脱险。而最古今罕有、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年,政宗只有二十三岁。
成实的文笔,作为军记文学而言,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他的叙述张弛有度,时而身临其境、时而宏观点评的远近法,读起来令人快然。
摺上原合战章节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例如「会津・佐竹・岩城三家の勢雲霞の如く」,三军之势,有如云霞。身陷这等险境,成实却觉得是壮丽迷人的。
而在乱军中,从桥上落水后溺死的士兵不胜其数。战后,成实从金川归来,望着河川,久久不愿离去。《政宗记》和《成实记》,他均只是淡淡地写了一句「川の様子は見申候」,什么都没写,却又都写尽了。
成实的笔下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动人的矛盾。那就是他一边沉醉于战事,一边却对生命的逝去感到悲悯。当他看清楚政宗追逐的梦想脚下是尸骨累累,他的细腻与善良就浮现出来。
当成实已经变成一个垂老的说书人,他依然坚信,胸怀野望的政宗是稀世的英杰,而曾经的自己能为了他的野望付出一切。可当青春褪去,梦想落空,只有万骨枯是永恒的。
他其实一直都无法直视这个。
所以我们能看到他自相矛盾的笔触,仍与过去周旋,与自己抗衡。
值得一提的是,六月四日是伊达成实的忌日。
和片仓景纲生死相许、决定两人一起对抗根本不可能战胜的大军,却迎来了宁可放弃重要据点也要赶来救援他们性命的政宗。是的,和两个最重要的人互相确认了心意的那一天——许多年后,他就死在这一天。
第四章 转折期
——小田原合战~成实出奔
(伊达成实26岁、片仓景纲37岁)
4.1 丰臣军就像盛夏的苍蝇一样
1592~1598约六年间,是成实与政宗的关系急转弯直下的时期。
我个人很想仔细考察一下这个时期成实的动向。但老实说这个阶段真的是谜团重重。因为成实几乎完全不写自己的事,《政宗记》中他甚至用不少笔墨去聊了石田三成(的坏话),去聊了最上义光(的坏话),却在最大程度上避开自己不谈。
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桥段——前往小田原之前的会议上,伊达成实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与认怂派恭顺派代表片仓景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其实这个梗,至少在成实的笔下是没有实锤的。
而在片仓家的官方记载《片仓代代记》中,只写道“景纲提出了与老臣们不同的见解,令政宗一再感到苦恼,甚至深更半夜追到片仓家,去询问景纲的真意”,然后就是名场面,景纲表示,丰臣大军就像盛夏的苍蝇一样数量繁多、驱之不尽,没必要与苍蝇为伍。
(嘴可真毒啊……不看前文都难以想象是正准备去向苍蝇认怂)
总之,《片仓代代记》虽然有记载景纲在军议上力排众议的剧情,但争辩的对象明确说了是“老臣”。嗯……虽然按照家格高低和奉公年月来算,23岁的成实或许也能列入“老臣”的范围内,但毕竟没有点名具体是谁谁谁,那么,成实的立场、成实当时有没有在场、甚至小十郎个人秀这件事本身的虚实,也就任君想象了。
不过结合政宗夜访片仓宅(原文还特地强调了是微服私访)的后文来看,当时在场的“老臣”,很可能是连政宗都不便去斥驳的牛逼轰轰身份。所以政宗只能私下去找小十郎聊个清楚,这次夜访可能连成实都不知道,也合情合理。所以嫌疑人大概就锁定在政宗那几个叔叔里面……至于包不包括成实呢,呃,其实政宗不至于不敢当面跟成实叫板吧……
稍微整理一下天正十七年(1589)~十八年(1590)的时间线:
天正十七年(1589年)
6月5日 摺上原合战
10月26日 须贺川合战(值得一提的是,须贺川布阵双璧也在一起)
天正十九年(1590年)
1月20日 秀吉督促政宗参阵小田原
4月3日 秀吉包围小田原城
政宗的小田原参阵呢,是发生在1590年5月。这时候黄瓜菜已经都凉透了下面让我们具体到日期地来看一下,这个紧张又刺激的夏季,政宗的行程表是怎样的。
根据《片仓代代记》的记载,5月9日,政宗离开本领黑川城,临行前,叫来成实和景纲,将国家托付给了他们。并任命成实留在黑川,担任家督代理。(这里我不是很明白叫小十郎来干嘛,你不是要带小十郎一起去小田原么,你觉得你死了他还能活着回来?)
这个伊达家家督代理呢,它不是说说而已的。十天以后,岩城家家督(=政宗的堂兄,成实的表兄)直接给成实写信,谈边境问题,再过几天,一群家臣直接跟成实去谈石田三成的书信内容了。等于说政宗不在的这段时间,成实真的背负起了伊达家当主的责任。兵权政权都在他一个人的手里,权力之大,以至于很多史学家都设问,为什么成实不谋反呢?因为小十郎在政宗手里
6月5日(怎么又是6月5日……是窝窝的生日←),政宗到达小田原。
6月9日,政宗给成实写信,说一切都好,虽然被削了封领,但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6月25日,政宗回到黑川城。没事人一样,转脸继续攻打大里城。依然是派出成实和景纲,你也不让人家小十郎歇歇,过劳死怎么办。大里城难攻不落,这一仗一直打到8月2日,最终因为秀吉亲自来到黑川城,整顿奥州动乱,伊达方不得不撤兵。
10月,就在这个绝赞的时间点上,葛西大崎一揆爆发。秀吉也不是傻子,自然要去合理怀疑独眼龙在搞小动作,于是将蒲生氏乡安排在会津,让蒲生去监视伊达。
——这就有了蜈鳗的一段露水情缘。
4.2 他真的是一条上好的鳗
蒲生殿一直到11月,都在与身为伊达家外交官的小十郎互通书信。一个月后的1月1日元旦,成实作为伊达家的人质前往蒲生的名生城。很难想象小十郎与成实做人质这件事毫无关系。
12月20日,蒲生要求伊达家交出人质,而且明确要求「成実を差添られず候はば罷出まじき由仰付られ」,非成实不可。想象一下这些事项全是小十郎经手的,刺激极了。于是,
「我等三人参氏郷へ御目懸。御供黒川に一宿成られ。岩沼に御留。一日宮に御逗留候而二本松へ御通候。大森にて氏郷私宿へ御出。早々罷帰るべき由御理に候。二本松迄御供仕るべき由申候へども。頻仰せられ候間飯坂へまかり帰候。」
成实大人这个人质当得,就是四个字:陪吃陪睡。先陪蒲生殿在黑川住了一晚,又去岩沼住了一晚,然后又去本宫住了一晚,最后去了二本松。玩到1月5号,然后在大森「私宿へ御出」在成实的房间待了一会儿,最后与成实告别,还非常绅士地把他送回了二本松。
嗯………………
这不就是约会吗?
hello???小问号你是否有很多朋友??蒲生殿?你这是质出了些什么呢?成实陪你玩了五天,你就放下了对伊达家的戒心?好像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个人质时间是不是有那么一点过于短暂呢?坊间诠释“蒲生殿被成实的忠诚和善良所打动,主动把他送回伊达家”——这故事我看过不就叫做《白雪蚣主》吗???
政宗:镜子镜子,谁才是奥州最没有逼数的人?
小十郎:政宗大人您已经足够没有逼数了。
政宗:哼↘不愧是我。
小十郎:但那位成实大人,可是比您更加没有逼数呢……
更加令人迷惑的是,两人告别前,蒲生殿还赠送了成实盔甲和短刀,说一路上可能会有凶暴的山贼,挺危险的,我送你回去吧。你为什么会觉得伊达第一勇武不能一个人走夜路呢?!窝窝不禁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难道成实大人是女装去做人质的吗?
这一切很可能都是小十郎的策略。毕竟他的爱好就是绿自己。不管怎么说,这实在是太刺激了,这比我自己开的脑洞自己可热辣多了。你们想啊,成实大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陪着另外一个男人,走过与小十郎一起住过的本宫,与小十郎一起住过的大森,与小十郎一起住过的二本松……还要强颜欢笑地咽下那苦涩的麦乐鸡。
而且,为什么大森会有成实的房间啊!!!大森城不是小十郎的居城吗??虽然马上就不是了,但成实做人质的时间点上,毫无疑问是属于片仓家的啊!蒲生殿送成实回小十郎家?在小十郎家里面的成实的房间与成实告别?这什么操作?片仓家提供租借女朋友服务吗?
行吧,大森作为成实的故乡,即使被封给片仓家之后,小十郎依然为成实保留了一个他的房间,也还说得过去吧。蒲生殿归还成实,也知道往片仓家还。然后呢?然后他干了什么?当着小十郎的面,含情脉脉地对成实说:“这一路上太危险了,我送你回自己家。”
那我觉得毒杀蒲生氏乡的真凶可就有新人选了
不过话说回来,成实大人被政宗和小十郎挤兑了二十年,在蒲生家却被当成蚣主一样对待。蒲生殿作为风雅的茶人召开茶会,贴心地给成实的茶碗里倒上特备准备的热可可或者酷儿苹果汁。私下还会陪他一起说秀吉的坏话。成实渐渐陷入了迷茫,这个叫蒲烧鳗乡的好像也不是个坏人啊……(小十郎逼数之声:那就先把名字记对)
当然了,以上,都是我的脑补。因为在成实本人笔下,这为期五天的短暂人质时光,真的只是一张行程表。送刀送衣服的梗,反而是蒲生家流传下来的逸话,虚实难辨,可信可不信。成实本人对于蒲生殿的态度,没有明文的褒贬。但我想,至少是不厌恶的吧。以至于政宗在书信里说尽了蒲生的坏话,成实却如此笔下留情,不谈他的是非。缄默已是一种敬意。
文禄四年,蒲生氏乡骤逝,年仅四十岁。《成实记》谈及他的逝去,不说死,也不说过世,而是说他「御遠行」。他启程了,去了很远的地方。
同样是这一年,成实担任了左门的乌帽子亲,下赐宝刀,亲自加冠,左门改名为片仓重纲。然后,6岁的重纲以一个武士的身份,陪同父亲一起上洛,向伏见进发。
从这里开始,《伊达日记》出现了长达五年的空白。
成实带着与他并不相符的、深不可解的谜团,突然离开了伊达家。
4.3 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开你♪
关于成实的出奔,从时间、地点到动机都诸说纷纭。
成实出奔的具体年月,通常被认为是文禄四年(1595年)秋~庆长五年(1600年)九月。出奔地点一说高野山,另一说则是在相模国糟糟谷(神奈川县伊势原市)。
我更偏信出奔地=高野山说的原因,是因为1595年丰臣秀次事件时,伊达家臣联名上献给秀吉的誓词中,也有成实的署名,这也是成实消失行踪前最后可考的一件史证。(顺便一提,誓词署名是按照身份地位从高至低排列,成实的签名排在家臣列表第二位,小十郎排在第十五位)
另外,同年正月,政宗在聚乐第的伊达屋敷举办过新年party,可以推测成实出奔前的所在地不是在聚乐第、就是在伏见。
所以正常情况下,他要奔的话也不会奔相模那么老远吧……更何况还是往伊达家的方向奔,试想一下,你突然想翘班的话,肯定往总公司反方向跑不是么?
至于出奔理由,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如下:
①对所领减封和席次抱有不满
②想成为大名
③为了帮政宗做秘密夺取天下的任务,成为间谍
其中①算是被普遍认可的定说。成实在伊达家的地位,一直以来,可谓恃宠而骄。他本来就是一门首席,政宗又比较惯着他,拿他没辙,奈何不了。甚至或许小十郎敢对成实说的话做的事,政宗都不一定敢说敢做。因为小十郎跟成实吵架,还能被视为打情骂俏切磋磨合,政宗跟成实吵架,闹不好就会被解读为政变。
前文也提到过,岩城家给成实的书信中,将他尊称为“二本松殿”,并非将成实视为伊达家臣,而是视为独立大名等级的人。葛西大崎一揆后,成实的封领从「二本松33乡」骤减为「角田16乡」。但是,由于伊达家整体、包括政宗本人在内,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减封,成实应该也没有任性到无法理解这一点吧。
顺便一提,整个伊达家唯一没有遭遇减封的,好像真的只有小十郎一个。但那也不是因为政宗如何,而是小十郎被秀吉青眼有加了。
我认为,成实最看重的倒不是“封领”,而是所谓的荣誉吧。
《仙台武鉴》中记载,从天文之乱时起,伊达实元就一直位居伊达家臣首席的位置。对实元而言,这是他通过把一生的可能性都葬送掉,从而换来的,名为遗憾的名誉。他越惋惜,就越光荣。他能够迎娶阿镜,生下成实,都是在这焚尽一切野心和梦想的衰败土壤上再开的花。
作为实元的独生子,不难想象的是,成实从小被教育恪守“首席”的责任,他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不仅是出于对政宗的忠诚,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荣耀感。在连署事件中,成实失去了首席的位置,而且不是输给别人,而是输给不久前还是敌人的石川昭光。他没能守住这份骄傲,而且失去得莫名其妙。
在成实本人的笔触下,对出奔一事几乎只字未谈。只能通过他家的记载来侧面窥看这一历史事件,来看一下『奥羽永慶軍記』中「伊達安房守成実牢浪の事」中比较有趣的点。
成実、今何故に高野山に入しと其心底を尋るに、未だ年三十に足らず、菩提を祈らんとて出家遁世の望にもあらず、政宗を深く恨る子細有ての事なり。
成实才二十多岁,既没有剃度,也不是为了远离尘世,为何要上高野山呢?因为他深切地憎恨着旧主伊达政宗。
政宗此事を聞給ひて、「是全く成実が僻事にあらず、政宗が誤なり。」と後悔し給ひて、昭光・政景に下知して「安房守が怒りをなだめ、呼返されよ。」と宣へば、昭光・政景「さん候。」とて桑折大蔵・蟻坂丹後を使として、政宗誤り給へる所を悔給ふ事具にいひ含め、高野にぞ遣はしける。両使登山して成実に対面し、言舌を尽しぬれども、成実ゆめゆめ立帰るべき色もなし。実にや成実恨める処至極なれば、其心の解る迄はと、使再三に及ぶといへども、後は返答もなく、行方知らず成ぬ。
政宗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你如何听说,是在他身上装窃听器了吗,高野山有信号吗),感到十分后悔,并表示“成实并没有错,是我错了”,然后排出伊达家家格最高的两位家臣,分别是他的三叔和四叔,即成实的三舅和四舅——石川昭光和留守政景,去高野山转告成实自己的追悔莫及。然而三四叔的使者上了高野山,费劲口舌,成实却拒绝归参。再三造访依然未果,最后,以成实的不知所踪告一段落。
……嗯??其实我不太能想象政宗“追悔莫及”的样子?而且既然成实出奔得都一骑绝尘了,是怎么找到他的所在的?转念一想,成实那么单纯的男孩子,有什么心情一定也全写在他的QQ空间上了。没准还偷偷发朋友圈「終于儴我屬于我垍己」 我在 日本·和歌山 (Wakayama)
小十郎「………………他好像忘关定位了。」
政宗「………………把那个傻帽给我追回来!!」
政宗派去的劝说工作组,应该是整个伊达家最有排面的黄金双叔父阵容了。然而成实却不为所动,甚至再次销声匿迹。期间,上杉家和德川家分别向成实发出offer,上杉家的offer成实是直接拒掉了的,理由是相当傲慢的“越后国当年差点就是我爸比的,就算做,也应该是上杉家来做本大爷的家臣”。也不知道兼续为什么没有再写个长微博挂死他。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成实不愿与伊达家为敌。但如果成为德川家臣,似乎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因此,成实对德川家的邀请似乎有些心动,但就在即将签约之际,政宗亲自下达了奉公构——被下达奉公构的武士,终生无法再被其他大名所雇佣。这对当时的武士阶级来说,是仅次于死刑的毁灭性刑法。相当于是政宗以旧主的名义,宣判成实作为一名武士的社会性死亡。
于是在庆长五年的秋天,事情发生了转折。
然れども其頃は昭光・政景・片倉小十郎など成実が方へ内通して、「是非に立帰り候らへ。」と異見度々なれば、今は成実鬱憤も薄くなりて、伊達家をも引切がたく、会津は辞して参らず、終に仙台に下りけり。されども、暫く浪人にて慶長五年の合戦には石川に属し、白石・福島の戦などに相働く。此乱以後は政宗対面有て、亘理郡にて三万石を賜るなり。
奉公构下达之后,政宗再次派出叔父组合,加码一只小十郎,这一次成实竟然回心转意了。在大河剧《独眼龙政宗》第三十五集的塑造中,感觉政宗应该是认真琢磨过了,把家臣一个一个派过去说服成实回来,而小十郎,则是一张沉底位王牌。时隔多年,双璧重逢后相视一笑。
成实「你一定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我说吧。」
小十郎「日后再说。」
——我正困惑什么日后再说,背景音乐突然就响起来了,他们开始男耕女织,举案齐眉,你劈着柴,我喂着鸡,吃着火锅唱着歌。聊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莫名其妙地给了一个「事后一支烟」的镜头。我目瞪口呆,你们是夫妻吗?神仙眷侣来着吗?
大河剧里成实还晃了小十郎一下子。小十郎说成实大人您要想好啊,我真的是最后的使者了,在我之后,不会有人再来。成实凹了个“真男人从不回头看心爱的女人流泪”的悲壮造型,无比柔情地说,这是我给你编的草鞋,你带走吧。
小十郎就开始爆哭猫猫头。妈呀这么多集好像都没见你这样过,你谁啊。
在相关创作中,成实出奔的剧情永远是一个感情的爆发点。其中特别是小十郎感情的爆发点。在这个事件中,他一贯的公私分明被干扰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混乱。拜读过武水大大那篇伊达双璧的《归去来兮辞》。最可怕的就是这种清水加号文里的埋藏的隐藏巨糖了,突如其来甜到猝死。
开篇是常规的景纲造访高野山,却被告知成实不在,只好先在屋敷里等。
结果成实一回来,还没进门就很不耐烦地嚷嚷「不是让你不要再来了吗,直江殿!」发现来客是景纲后愣住,两个人无言地对望了很久。
「……是你啊。」
「好久不见了,五郎大人。」
两个人就开始不咸不淡的寒暄。大到天下格局,小到左门学习成绩怎么样之类的。
「我现在是牢人之身,带出来的金钱早就用光了,这么下去早晚没有饭吃。是时候该考虑重新奉公的事了。」
「这么说,刚刚提到的……」
「啊,前段时间直江山城守也来过这里。许诺给我五万石的领地,希望我出仕上杉家。」
景纲感到心里一沉。
「直江殿是个不错的人。能言善辩,胆魄非凡,待人真诚大方。最重要的是,他有些地方很像你。感受到了和你近似的气息,我便觉得那个人是可以信任的。」
「那么,您的回答是?」
成实晃了晃手中的酒碗,露出苦笑。
「说实话,我还没有下决心。」
「既然想要仕官,我有个更加合适的人选。」
「什么?」
「您认为大崎少将政宗如何?」
景纲看准时机把底牌打出来。站在成实的立场上,认真分析了秀吉死后的天下局势。
「我知道你是来带我回去的。」
成实叹了一口气。
「无妨。先让我听听理由吧。」
「理由有三。第一,德川与上杉针锋相对,选择了一方,就势必意味着与另一方交恶。换言之,选择任何一方都是有风险的。出仕德川也好,上杉也罢,于天下而言都是陪臣之位。那么出仕伊达家也是一样。待遇上并不会前两者更差。」
「然后呢?」
「第二,大崎少将(政宗)已经决定既往不咎。领地、俸禄和家格还会按照您应得的规格奉上。人际关系方面也不用重新构筑。」
「第三呢?」
「第三……」
景纲抬起头,注视着成实的眼睛。
「我很寂寞。」
——我很寂寞。
你不在的军议上,我总是下意识地寻找什么,等待什么。每当目光逡巡过军议间,找不到你的身影,意识到你的缺席,心里的丧失感就会汹涌而来。
我是追随着那感觉来的。我不能总是没有你。
小十郎突如其来的情感爆发真的好美味哦。(无限猫猫头.jpg)
吉川巨巨的《龙之右目》中,小田原合战之际,成实前一秒还想着「和小十郎一起没有做不到的事」马上就被现实捅刀。即使如此,争吵到最激烈的时候也不会说「你闭嘴,别再出现在我面前」这类话,而是虚脱了一般说「小十郎,我喜欢你,不想跟你闹成这样」。
而在成实出奔后,追去的小十郎才正式地回答了他。
「成实大人,我也喜欢您。」
「十年了,我们一直都没有机会好好谈一次。总是天各一方,奔赴着不同的战场。十年前您说喜欢我,我真的好高兴。但却一直没有来得及回答你。我现在会坐在这里,一定是因为我也喜欢着一位名叫伊达成实的大人。」
——能想象这他妈不是BL小说吗!!
成实苦涩地袒露心迹道「我没有在太平盛世中好好活着的才能」,而这一章标题就叫《生的价值》。伊达第一猛将活成这个样子,太心碎了。眼睁睁地看着自身价值日益被剥离,忽然间发现自己连好好活着都不会,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漫长的余生了。景纲温柔地说,活着的意义一定会找到的,我们一起去找。全剧终。囍。
那么在历史上小十郎在这场谈判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凭什么叔父x2去劝,成实拔腿就跑,叔父x2+小十郎去劝,成实就屁颠屁颠回来了呢?如果是在做实验的话,找自变量因变量,这不送分题吗。
再来看小十郎方面。别忘了成实出奔前,纲元也是出奔了的。小十郎看到纲元出奔,心里立刻呵呵,政宗和纲元天天玩这种狼踩狼的脏套路,这局没身份我就静静看你们飚演技,该配合你们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两年后成实出奔,小十郎起身就追,一张挡刀的长老牌被暴民污出局,我东北第一冲锋女巫当然要力挽狂澜!
不难看出小十郎不是浪子回头专用机,而是对成实用宝具。
二十年前就这样,二十年……没有二十年后了。
第五章 那之后岁月安好
5.1 余生没别的事好做,主要就是秀恩爱
大河剧成实归参的片段,当伊达军陷入苦战时,必会出现希望的圣斗士,一位武士以单骑闯阵的英姿杀入敌阵——「我乃伊达藤五郎成实!见参!」
只见他抬手就把唯一的武器给投掷了出去!时髦值刷满的同时科学也逐渐远去!原来成实大人的武器是标枪!!!那么接下来您要如何从重重敌围脱身呢?!镜头就在这个悬疑时刻绝妙地转开了,停留在我们瞎比比的绝世容颜大约30秒。不不不我们都很在意那边奥运健儿的状况啊!手无寸铁的成实大人究竟怎么突破困境的呢?!
实际上成实归参的具体时间不明,只知道白石城攻略战时他已经回来,并且重磅出击。
《奥羽观记》和《上杉伊达军记》都有记载的逸话:
白石城以西有一颗大树。相传白石攻略战中,伊达成实与片仓景纲为较量谁才是伊达军第一将领,围绕着这棵树,展开了游击战。小十郎察觉到敌军守备疏忽,便单骑突入城门,夺得军旗。成实眺望城内知道自己输了,叹息果然还是赢不了小十郎啊。
——不是,你们嫌这仗太好打了是吗?怎么突然开始玩起定向越野?非要在这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B数没得快”么?小十郎你几岁了?小祖宗这才刚回来你跟他抢什么伊达第一将领?把他气到再来个梅开二度怎么办?孩子还在旁边初阵呢,你们当爹当爸的不害臊吗?
第二年,也就是1601年,仙台城竣工。伊达家召开庆祝竣工的宴会。成实看着小十郎的眼睛说道「万物忌讳圆满,月亮盈则必亏,花开盛极必衰。今夜乃是满盈之相。不如本大爷给这座仙台城添一道伤口,打破这不吉利的圆满。」
——说罢挥斧砍向柱子,诸将惊呆,都以为他疯了,政宗却只是笑了笑,说「随他去吧。」
政宗:无事发生。
景纲:砍可以,但别看着我砍好么?
可见成实大人归参以后不仅毫不消停,还在小十郎面前疯狂开屏。感觉是确认了喜欢的女孩的心意后开始青蛙狂舞、为非作歹。
另外从江户初期绘制的地图来看,成实又双叒叕和片仓家做了邻居。实锤如下。
伊达双璧仙台城分房的旁边,就是有着各自绮丽怪奇传说的猫坂。据说还有两人携手退治猫妖的传说(这个我们巫女姐姐行),听起来蛮有趣的,不过我还没找到出典,如果有好心人看到的话请务必与我分享一嘴(比大心)
5.2 该身体不好的时候就要战术性养病
前文已表,战国时代的城池具有婚戒的蚣能。成实搬入片仓家支配了九年的亘理城的具体时期,推测是庆长七年二月。而政宗给双璧下达指令的信件,则是在两个月之前的12月31日。
但是,即使在成实入住以后,景纲也迟迟没有离开亘理。原因是身体不好,需要养病。这件事也得到了政宗的批准。《片仓代代记》中,推测景纲真正离开亘理、搬入白石城的时间是庆长十年的春天。也就是说,从庆长七年二月到庆长十年的春天这近三年的时光里,成实和小十郎都住在同一城池内。简直无法无天
而在这个时期内,成实的家臣团也逐渐扩充,其中有包括渣渣崎在内的片仓家臣,加入了成实麾下。想必这是小十郎的一番苦心。对于刚刚回来伊达家的成实而言,不少家臣都死于角田事件,最繁忙的时期,却最缺人手。景纲身体不好诚然是真,但同时,也有想留在成实身边,帮助他做好交接工作的意图吧。这就是小十郎的温柔了。
之前在亘理资料馆买了成实相关的论文集,看到学者陷入迷茫「但是片仓景纲怎么会在一个不是自己领地的地方疗养两年呢?」——那可能人家小十郎就觉得亘理住着舒服,和自己八字很合,站在这个地形上每回合都能缓缓回血呗。(突然火焰纹章)
脑补一下伊达双璧的极品基老伴。
成实「你到底要在亘理待到什么时候,快他妈给我好起来啊。」
景纲「白石那边让左门先过去打理了。」
成实「那我就放心了,左门一定没问题。」
景纲「唉……」
成实「好端端地叹什么气?幸福会跑掉的。」
景纲「您什么时候开始走这种温情路线了,吓得我差点病逝。」
成实「去你妈的,别什么事都拿来开玩笑。」
景纲「也没什么,就是觉得左门这孩子真是一点都不像我。十六岁了还冒冒失失的,一上战场就冷静不下来,不会算账,乐感也差。这也许是天谴吧。上天要惩罚我当初试图舍弃这孩子。」
成实「瞎几把说什么天谴,有天谴也是先降到我身上,看到本大爷兜前这根蜈蚣了吗?这其实是避雷针。专门勾引天谴的。」
景纲「您这根东西可真是一年新增一个功能啊……比杀毒软件更新换代还快。」
成实「再说了,左门至少有一点原封不动地遗传了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
景纲「愿闻其详。」
成实「当然是最喜欢本大爷这一点啊!哈哈哈!」
景纲「……」
成实「哈哈…….哈…….」
景纲「(一言不发地微笑着)」
成实「……诶……那什么,你别不说话啊……就和平时一样反驳点什么啊……」
景纲「啊,是啊。我忘记了。」
——甜(自写自赞)
试想一下留在亘理领内神宫疗养的景纲,和虽然忙成狗却还是时常去探望的亘理城主成实,以及时不时从白石城跑过来探望父亲当电灯泡的重长,告诉他一些城内发生的无法解决的神秘事件。《片仓小十郎の怪奇事件簿》——是不是有时代连续剧那味儿了?
片仓氏支配亘理城的时间只有短短九年,伊达成实接任亘理城后,对城池进行了大幅改修,而小十郎修筑的旧本丸遗址,就是现在亘理伊达家的菩提寺大雄寺,也就是成实大人长眠的地方。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唯愿长眠与你比邻。
彩了个蛋
伊达双璧真是太好了。明明没有任何书面记载「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哦」,可是一连串历史事件看下来,就是能知道他们关系很好。那种很踏实的没有任何杂质的关系好。
成实的著作自然是把小十郎夸到天上去,反过来片仓家的官方著作《片仓代代记》也是把成实写成一个勇武无双温柔体恤没有缺点的人。《成实记》和《片仓代代记》把对方一通无脑猛夸令人眼镜狂跌,原来早在战国&江户时代就有友情链接这种东西了。这种双方祖传友好度MAX的家谱文献真的很少见,要知道在石川家、最上家、甚至是白石家(哈哈哈哈哈)的记载中,成实大人都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唯独在片仓家的记载中洋溢着母爱(?)
另外很有名的逸话是,政宗临终前最后一次前往江户,路过白石城。他对重长说了一番类似于遗嘱的话,其中一句是,伊达家就交给你和成实了。意思就是就算我不在了,跟着你成实爸爸,他会护你一世平安。
后话是,戊辰战争伊达家败北后,当时的亘理伊达家当主带着片仓家当主离开仙台,去北海道开拓事业,就能知道两家的交情持续了三百年还是如初。
顺便一提,片仓家搬去北海道以后明治政府给的领地是登别市,对就是耳熟能详的登别温泉。命就是这么好没办法。登别市邻接着伊达市,换个地方继续和成实大人的后代做邻居(尽管成实大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代)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告一段落了。(鞠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