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记》VS《甲阳军鉴》
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很深奥的设问:
在凉宫春日系列中,女主角凉宫春日才貌双全文武兼优而且心想事成(字面意思),全世界围绕着她转(不是比喻),而这么挂B的凉宫春日却暗恋着平凡无奇的男主角阿虚——那么问题就来了,凉宫春日和阿虚,谁的本质才是玛丽苏?
作为著名玛丽苏奇幻题材网游文大作《甲阳军鉴》的作者(传),高坂昌信自然也背负了类似问题带来的压力。我们知道,这是一部历史常识错误百出的“一级史料”,这部著作里,户石崩竟然发生在上田原合战之前,而且《甲阳军鉴》活生生把这两次战役写成了武田方的胜利。
从一些侧面记载中,可以看出被传为《甲阳军鉴》作者的高坂昌信其实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而且稳重不冒进,因此才常年在最前线留守或是被委任殿军一职。而且,高坂昌信自幼在武田信玄身边担任近习,文化水平怎么也是说得过去吧,《甲阳军鉴》中却又出现了很多语法错误甚至别字,这使得这部同人巨作的种种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很难想象如此性格的小蜜会写出这样一部胡说八道谬误百出的记录来。但《甲阳军鉴》中对武田核心政治、筑城经过、合战地形、军备布阵、以及最高领导人言行巨细无遗的描写,又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不了解武田的人能瞎编得出来的,另外也有语言学家指出,《甲阳军鉴》的文体表现确是战国时代所独有,不会是后人编造出来的假史。
因此,《甲阳军鉴》即使不是高坂昌信所作,也是一个武田核心重臣的作品无误。
我们姑且假设作者的确是高坂昌信。小蜜在《甲阳军鉴》全文的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小姓出身的事实,序部分基本可以概括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钟点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而全文可以如此概括: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非常伟大的王子殿下,他的名字叫武田晴信。御馆样好厉害。御馆样好聪明。御馆样好英俊。御馆样是完美的。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
一天等于20年,党的恩情万古传。
本书毫不吝啬对武田信玄的过度褒美和个人崇拜,为此,不惜将信玄年少轻狂时不小心玩死的板恒信方描写成“不识时务的死脑筋”,痛斥给胜赖出馊主意的佞臣长坂钓闲斋,并将武田胜赖描写成一个有勇无谋的亡国之君。顺便还捧了一把好敌手上杉谦信,以至于江户时期出现了以《甲阳军鉴》为参照的三次同人——《越后军记》,风靡一时,称霸微博热门词条。
怎么样厉害吧?这同人写得真是霹雳无比,我建议所有同人写手都藉此自勉一下,OOC到了极致也没关系,只要你的CP应景,你的CP符合大众审美和舆论需要,就可以造成效应,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官方。
言归正传。
实际上,如果《甲阳军鉴》真的是高坂昌信所作,其中极有可能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在对长筱合战的记述中,有一句非常让人在意的言论:
「合戦时に骑乗して攻めるは、戦を知らぬ愚か者」
“合战时只有不懂作战的愚者才会骑马进行攻击”
这说明武田赤备以及武田马队的定义根本不是广义认为的那样。如此一来,长筱中所谓的防马栏作战也就不能成立,那么,武田骑兵甚至很可能是个根本不存在的概念。
(当然武田赤备肯定是存在的,但由山县昌景编组的赤备队实际上是个混编兵种的队伍,里面有忍者、步兵、骑兵甚至还有铁炮。厉害是厉害,但不是那种一堆马轰隆隆作战的格局)
长筱合战的经过的确扑朔迷离。织田方那边的记载也错误频出(比如小幡的生死问题),而且《织田军记》尽其所能地渲染了这场是织田的压胜,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都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单方面的虐杀,甚至出现了“山县昌景领兵送死说”、“织田信长发出武田狩的号令”等不切实际却广为流传的内容。
直到近年,针对长筱的争议才逐渐升温,人们开始用更加客观的视角去评价武田胜赖的用兵,并对长筱合战的种种矛盾和疑点进行再判断。
那么,长筱到底发生了什么?被遮掩起来的真相是什么?什么事实被消去、什么假说被夸大?
有学者认为,这或许是一本“大智若愚”的记录。为了告知世间“武田没有马”的事实,特地出现较为明显的史实错误,使其看起来像是本漏洞百出的武侠小说。所谓匿叶于林,将真相藏在成堆的虚晃中,就结果来看是成功的,至少,这本书被保留下来了,也的确引起了学界争议。
事实究竟怎样还是个谜。
好了还是来八卦些轻松的东西吧。
伊达成实,虽然以百战百胜、“伊达第一勇武”著称,但他其实是一位文学巨匠。尤其以轻小说为得意科目,被德川幕府称为“走动的百家讲坛”。
由他撰写的《政宗记》为研究独眼龙的一手史料。以至于大河剧《独眼龙政宗》直接将成实列为编剧(顺便一提政宗本人甚至还出演了(指遗骨),您二位好兄弟可真行),不过,这两部著作基本都在用很假大空的言论来歌颂他那渣遍全奥州的表哥,以及“葛格,跟你混,我不后悔哦”的超然决心。真的吗
相对的,他的自选集《成实记》内容上讲好像更活泼有趣一些。
出于不知什么心态,成实写政宗相关的逸话基本都是:他摔断了腿,他把茶壶摔了还说茶壶自己顽皮跑到地上、他被细川忠兴嫌弃了、秀吉给他一个大柿子他乐得像SB一样……
而成实写小十郎则是:他好喜欢小孩子好温柔哦、他救了一个落城时无家可归的小萝莉呢、他救火也好厉害哦、哇他还会整理城务好棒的啦……
——《我与八嘎政宗与卡哇伊小十郎》
令人不得不在意这三个人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导致成实的主观色彩会变成这样……
而且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成实极其可爱的一点:
小十郎は「一度切られた者であるから、助けましょう。
もし政宗から尋ねられたら、御前でのことは私がどうにかしましょう」と言った。
——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是的,在《成实记》中,小十郎对政宗完全不用敬语!!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wwww 那么很明显,成实不会用人称转换,因为成实对政宗、小十郎都是直接叫名字的,所以他写作时根本不会设身处境地去考虑“小十郎到底是怎么跟政宗说话的”这种问题wwwww 大概是这样吧wwwww
这作为写手明显是失格了呀(憋笑)
顺便一提,政宗给成实、小十郎的书信前不久公展了,里面有一个令人颤抖的内容。
政宗给小十郎写信中提到成实,内容大概是:从阿成(しげ)那里听说了你的近况(后略)
——我的妈,虽然政宗确实喜欢简写人的名字,但那一般都在落款位置吧?!难道政宗平时真的称呼成实「阿成」么,我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能熬粥了!!!
以及你明明就可以给小十郎写信为什么还非得从成实那里听说小十郎的近况!!成实又为什么能第一时间掌握小十郎的近况?!贵圈太乱!!!
在同样由成实撰写的《政宗公御名語集》中(这种奇异的《论语》感是怎么样),还能看到很多“这破事你也能水一贴”的逸话。
比如政宗跟一帮家臣抱怨最近的年轻人穿着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行了,都知道你年轻时更不像话)
还情热地写了这样的话:
このような事でしたから、私達諸奉公人は、何があろうとも御奉公であれば、火の中水の底までもと、一心に決意し、御奉公をしていました。
——(略)哪怕水深火热也要坚决服从党的安排。(略)
政宗的领导都能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了?!前文明明都在猛夸政宗最后一句是怎么回事?!
这种“虽然我早晚会被这个混蛋折磨死,但我乐在其中”的谜之悲壮是几个意思啦?!
该不是政宗把刀架在成实脖子上逼他写的前文而写到这一段时政宗吃饭去了吧!!
成实是个颇有语言天赋的人,有传说讲他给三代将军讲故事讲到对方废寝忘食。这几本书中能感觉到他工整的文笔和毫不留情的揭短态度(笑),以及政宗和成实亲密无间的从兄弟关系。
我想当初停更那五年,人民群众一定都在捶胸顿足又跳巨坑吧www
这么算的话小十郎就是催稿的么——《月刊少女片仓君》
结果我越来越不明白小十郎到底萌什么CP了?【够】
PS:翻资料的时候看到个说法:
由于是成实给小小十进行的元服,所以【片仓重纲】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
——啊?这是真的吗?【大惊】
这可不得了了,重纲不是念做【しげつな】的么?那不就是成实和景纲的CP名吗?!
有私货混进官方剧本了各集团注意啊(招手)